六十多年来,北航三代“陀螺人”始终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把攻克国防关键技术瓶颈,自主创新,研制出国家急需的陀螺仪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作为共同的梦想。
以林士谔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代“陀螺人”,在空白中开创,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液浮陀螺、第一个动压气浮陀螺、我国第一个动调式挠性陀螺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实现了我国陀螺仪从无到有的里程碑式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张惟叙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陀螺人”,紧跟国际惯性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沿,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光纤陀螺仪的研制,推动了我国惯性制导技术由机械陀螺向光学陀螺的跨越。
进入新世纪后,以房建成院士为代表的第三代“陀螺人”,瞄准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磁悬浮飞轮、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等方向的研究,连续十年取得了9项国家级奖励。
2008年起,作为第三代“陀螺人”的房建成教授带领团队开始瞄准国际最前沿的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领域发起攻关,并将原子陀螺仪技术拓展到原子磁强计以及基于原子自旋效应的超高灵敏惯性与磁场测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研究队伍与规模也不断壮大。
三代北航人的“陀螺梦”
2018年起,房建成院士带领团队落地杭州,先后参与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之江实验室、中法航空研究院的建设。2020年,正式成立“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启动极弱磁场大设施的培育工作。2021年11月,该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将建成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零磁”空间,提供极端弱磁环境和极端测量手段,建成后,可使我国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技术保持领先优势。
未来,研究院将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五个交叉研究平台和两个未来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国际“零磁科学谷”,推动科学 → 技术 → 产业协同发展。
国际“零磁科学谷” 整体规划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083 电话:82317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