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基本情况
量子科学装置与仪器工程技术中心围绕研究院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交叉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加强两院融合,打造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团队,培养工程化高端技术人才,重点开展量子科学装置与仪器原理预研研究,突破科学装置与仪器及其器部件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科学装置与仪器工程化技术攻关,加快工程化样机研制进度,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装置与仪器及其关键核心器部件成果转化。
二、组织架构与人员情况
量子科学装置与仪器工程技术中心下设2个专业技术研究所,分别为原理探索预研研究所和工程化及工程预研研究所。
本中心专职人员83人,博士31人,硕士46人,具有一支专业齐备人员层次合理的专职科研队伍。
三、研究方向与进展
中心二主要业务分为技术预研和工程化两个部分,在技术预研方面,中心二目前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担了科技创新2030―“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项目中的3-6和3-2项目,并基于项目技术积累承建了“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设施)三类九种装置中的7种。在工程化方面,主要目标是实现装置与仪器预研技术的工程化,提高装置性能的可靠性。基于工程化的成果,中心承建了大设施交叉研究平台二,目标是实现装置与仪器及其衍生技术的成果转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预研创新,突破了低噪声磁屏蔽与核自旋自补偿技术、多程光腔检测技术、光谱展宽极化技术、大负载甚低频主动隔振技术等抑制多物理场耦合噪声,提高信号强度,并持续开展低频光场压缩技术、脉冲极化等技术预研攻关,支撑两类装置灵敏度指标持续世界引领;
通过工程技术攻关,中心二已完成高性能激光器、综合电控系统、混合原子气室、全域温控系统等多个关键器部件自研,并持续开展锁相放大器、高精度光弹调制器等器部件自研攻关,支撑稳定、可靠的科学装置与仪器工程样机研制, 中心后续将持续开展锁相放大器、高精度光弹调制器等器部件自研攻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083 电话:82317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