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屏蔽与零磁医疗设备技术创新中心
“磁屏蔽与零磁医疗设备技术创新中心”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由房建成院士和王秋良院士亲自指导组建。本中心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控制、机械、电气、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精密电磁控制技术、电磁分析与结构设计、软磁材料热处理工艺、系统集成与测试等前沿技术与工程化研究,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性能磁屏蔽技术及设备和磁悬浮电机及应用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满足零磁医学等前沿科学应用需求,有力支撑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本中心共有科研人员70名,其中国家级人才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教授6人、副教授4人、专职科研人员54名,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36人,下设三个研究所,分别为电磁结构设计与材料工艺研究所、主动磁补偿与消磁技术研究所、磁悬浮电机控制技术研究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针对细胞、组织、器官、心脑磁等零磁医学领域对零磁医疗设备的需求,围绕精密电磁补偿与控制、低成本模块化电磁结构设计技术、高性能磁屏蔽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技术、系统集成测试方法等方面,通过机械、材料、控制、电气等多学科融合,开展高性能零磁医学中心、生物弱磁信号采集终端、零磁科学仪器等研制,突破高性能磁屏蔽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通完整的技术攻关链条,形成完备的系列化零磁医疗设备产品设计、研发、测试以及定制制备能力。同时,针对大型磁屏蔽结构主被动磁屏蔽耦合、高精度主动磁补偿控制方法、大功率消磁线圈设计与消磁方法、大尺寸高性能磁屏蔽材料成形及热处理工艺等关键难题,开展大型“零磁”空间的预研和技术攻关工作。
①多功能中心系列 ②采集终端系列 ③科学仪器系列
图1 系列化零磁医疗设备
围绕先进半导体工艺设备、家用电器,高端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等领域对低成本、集成化、智能化超高速流体机械的迫切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磁悬浮微机电设计、芯片级磁浮与驱动控制系统、叶轮流体机械及测试等技术研究,突破超高速电机总体结构设计及优化、涡轮叶片三维流场分析与设计、热流聚集传导设计及优化、高速柔性转子超临界与极微振动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推进磁悬浮微特电机成果转化。中心在该方向具有20多年的研究积累,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①高端工艺设备 ②商业航天 ③无油高效流体设备
图2 磁悬浮智能机电设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083 电话:82317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