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在每年年终时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年终总结,交流研讨科研进展!

本年度的学术交流周于1月10日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有来自各个中心的317位博士研究生参与,他们将带着一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收获,与导师和同学们展开深入的探讨交流。同时,还有将近百位来自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和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的企业导师以及博士后加入其中,他们的参与将为交流周注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研究院白马湖院区正门
研究院办公实验楼
量子传感大楼
本次交流会设置了7个分会场来进行分中心的汇报交流,具体的安排如下:

在分中心汇报交流结束之后,研究院将组织优秀博士全院交流分享会。届时,各个中心的优秀博士生代表将登台进行全院交流分享,这无疑是一场令人期待的学术盛宴!
最后,来看看学术交流周首日的火热场景吧。
中心一:大型零磁空间与磁屏蔽技术创新中心
中心一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中的大型零磁空间和高性能极端探索磁屏蔽舱的研发为主要任务,依托机械、电气、材料、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电磁分析与结构设计、精密电磁控制、系统集成与测试等技术攻关和预研工作。

中心一交流现场
中心二:量子科学装置与仪器技术创新中心
中心二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任务,重点开展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装置、超高灵敏惯性测量装置、高精度原子自旋陀螺装置、超高灵敏计量原子磁强计等科学装置与仪器研究。

中心二交流现场
中心三:量子传感与应用系统技术创新中心
中心七:惯性测量与智能导航技术创新中心
中心三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合肥国家实验室等重大项目中小型化传感器研发为主要任务,重点开展基于微纳工艺的量子传感与应用系统技术以及核心器部件研究。
中心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开展芯片化原子陀螺仪核心器件与量子导航系统、高性能惯性基组合导航与智能导航等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

中心三、中心七交流现场
中心四:零磁科学装置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中心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与世界科技前沿,依托近零磁极端环境条件下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技术,开展零磁科学装置及应用技术研究,开拓零磁医学、零磁生物学、高性能磁屏蔽等零磁科学新领域。

中心四交流现场
中心五:零磁医学与零磁科学技术创新中心
该中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与世界科技前沿,依托近零磁极端环境条件下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技术,开展零磁医学与零磁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开拓前沿交叉科学研究新领域,开辟人体功能信息成像高端医疗装备新赛道,促进心脑等重大疾病诊疗和健康监测手段的变革。

中心五交流现场
中心六:地磁测量仪器与传感器技术创新中心
中心六聚焦地磁演化与地球动力学、地震机理及预报等重大科学问题,以及矿产资源勘探、穿戴式健康监测等重大应用需求,开展地磁测量仪器与传感器技术研究。

中心六交流现场
中心八:磁悬浮微电机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中心八面向超高真空系统、氢燃料电池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高端医疗装备及尖端精密仪器等对高性能微电机技术的亟需,开展磁悬浮高速微电机相关技术研究。

中心八交流现场
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术交流周的契机,交流成果进展,凝练科学问题,探讨技术堵点,提升科研能力水平,加强技术预研与工程化的衔接。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深化科研成果,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