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北航大科学装置研究院2025年春季学期学生总结表彰大会在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会议中心举行。在学术交流周活动圆满收官之际,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简称“大装置院”)师生齐聚一堂,全面回顾过去一学期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成效,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激励全体学生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会议由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副院长孙天旭主持。

大会现场
大会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北航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装置院院长,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房建成院士首先作总结讲话。房院士指出,举办学术交流周是为了推动不同学科方向交叉融合,在不同视角的碰撞中探索科研新赛道。他殷切寄语全院师生互学互鉴,共同进步,在探索科技前沿过程中加强交流互鉴,将扎实的学术功底与蓬勃的创新思维相融合,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以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勇攀科研高峰。他特别勉励同学们珍惜大装置院提供的优越平台与时代赋予我们的宝贵机遇,鼓励每名学子立足自身优势,在科研沃土上绽放独特光彩。

房院士作总结讲话
总结会上,优秀博士生代表依次分享了他们的科研进展、经验总结与下一步计划,学生代表们现场与中心老师们就关键技术、创新方法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惟一同学以“热原子自旋系综精密操控与实验研究”为题,汇报了热原子系综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平衡动力学调控等相关研究;赵文浩同学以“基于偏振压缩的量子增强SERF原子自旋检测方法研究”为题,汇报了针对SERF磁场测量装置可用的低频压缩光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制备;徐靖鸿同学以“自由进动式原子磁强计光磁共振脉冲调制方法与实验研究”为题,汇报了地磁原子磁强计在原子系综脉冲操控及高信噪比信号提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林树东同学以“基于磁脉冲调控的原子自旋驰豫抑制与双轴解耦方法”为题,汇报了针对高灵敏度原子磁强计的磁脉冲序列双轴解耦方法、自旋反馈操控双轴线宽压窄方法、量子弱测量新型检测方法等创新性研究成果;田康琪同学以“心脏电磁场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及应用”为题,围绕心脏功能性疾病临床诊断需求,系统阐述了SERF-MCG信噪比提升方法和心脏磁–电转换机制,并介绍了基于机电耦合理论的心肌功能评估进展;高振峰同学以“SERF-MEG前向问题建模及误差分析研究”为题,汇报了低成本高精度脑磁双目配准算法及无个体MRI场景下伪MRI构建方法。

中心二:王惟一 中心二:赵文浩

中心三:徐靖鸿 中心三:林树东

中心五:田康琪 中心五:高振峰
优秀博士生代表作分享交流
为树立榜样、激发卓越,表彰在科研方面较为优异的学生和在团队协作与集体攻关中表现突出的中心小组,本次学术交流周设置了优秀科研贡献个人奖、优秀小组奖。根据科研任务、学术成果及辅助工作三方面完成情况,经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博士科研绩效考核评定委员会和各中心评定小组考核,总计评选出2025年春季学期优秀科研贡献个人奖116人,其中一等奖28人、二等奖35人、三等奖53人;评选出2025年春季学期优秀小组奖12个。

2025年春季学期优秀科研贡献个人奖一等奖

2025年春季学期优秀科研贡献个人奖二等奖

2025年春季学期优秀科研贡献个人奖三等奖

2025年春季学期优秀小组奖
本次学术交流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研究院深化“科教融合”、营造浓厚创新文化的重要实践。它有力激发了全院师生追求卓越、协同攻关的内生动力,为大装置院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