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电机工程专业读本科。
1983年7月-1985年9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系,电工学教研室任助教。
1985年9月-198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导师为工业电子学教研室沈尚贤教授,樊志容副教授。硕士论文题目《电位器旋转噪声综合测试系统》。
1988年6月-1993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任教,先后在基础部电工教研室,常规潜艇系电航教研室任讲师。
1993 年9月-1996年12月,脱产在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万德钧教授。博士论文题目《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与车辆GPS/DR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理论与方法》,获首届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996年12月-1997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常规潜艇系电航教研室副教授。
1997年7月-1999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第五研究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副教授。
1999年10月-2003年10月,解放军总政治部特批转业留北航工作,先后任第五研究室主任,航天导航控制系主任,宇航学院副院长,2001年7月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10月-2005年10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学院副院长。
2005年10月-2015年12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学院院长。期间,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2009年获全国杰出人才奖。
2015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2018年12月-2021年12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
2022年2月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2022年3月至今,任北航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院长。
科研工作经历及获得成果
自1997年6月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以来,在三个研究方向上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
(一)在北航开辟了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和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方向。
房老师带领团队经过20年攻关,提出了高精度、低功耗磁悬浮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设计理论与方法,攻克了高速磁悬浮转子高精度稳定控制和高可控、低功耗磁轴承设计国际难题,研制成功我国首台五自由度主动控制磁悬浮飞轮,以及我国首台大、中型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和国际首台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完成了磁悬浮飞轮型号在轨应用,开辟了航天器姿态控制惯性执行机构的新方向,使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跨入国际先进行列。研究成果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房老师带领团队将航天领域的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技术成果应用于民用领域,突破了高速高能量密度磁悬浮电机多物理场设计、高速高效永磁电机设计及无位置驱动、超高速磁悬浮柔性转子高稳定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国内转速最高的30kW-66000r/min和国内功率最大的315kW-32000r/min的系列化磁悬浮永磁电机,小功率高速永磁电机已应用于高端科学仪器设备领域,研制成功了超高真空大抽速磁悬浮复合分子泵,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显著提升了我国尖端科学仪器、国防领域核心器件、高技术产业工艺装备的技术水平。研究成果获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在国内率先开展机载高精度位置姿态测量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
围绕机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运动补偿亟需,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机载高精度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技术及应用研究,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基于挠性机械陀螺的第一代高精度POS和基于光学陀螺的第二代POS,支撑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二维平面成像分辨率从0.5m提升至0.15m。针对长基线干涉SAR和阵列SAR高分辨率(准)三维成像运动补偿新需求,带领团队研制成果首套高精度分布式POS和阵列式POS,为我国机载InSAR/GMTI平面分辨率从0.15m提升至0.05m、高程测量精度从3m提升至0.2m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于高分重大工程和军事侦察监视等任务,为机载多通道阵列SAR三维立体成像发挥重要作用。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
(三)自2008年以来,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惯性测量和磁场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
带领团队主持研制成功国内首套原子自旋SERF效应的超高灵敏惯性测量科学装置和磁场测量科学装置,突破了高性能低噪声磁屏蔽、高精度原子自旋进动信号检测、原子自旋精密极化、抗弛豫碱金属气室等关键技术,2019年实现极弱磁场测量灵敏度0.089fT/Hz1/2(30-39Hz),惯性测量灵敏度1.8×10-6o/s/Hz1/2(1Hz),指标优于国外公开报道最好水平。在科学装置研制的基础上,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台原子自旋陀螺仪,漂移指标达到10-3o/h量级;研制出超高灵敏小型化计量原子磁强计,灵敏度达到2fT/Hz1/2(20-100Hz);研制出芯片化原子磁强计,灵敏度达到5fT/Hz1/2(20-100Hz),指标均优于国外最好水平。基于阵列式芯片化原子磁强计,研制出36通道极弱心磁高分辨率功能成像装置和32通道极弱脑磁高分辨率功能成像装置,指标接近国际最好水平,正在开展医疗认证。
带出了国内力量最强的量子精密惯性测量和磁场测量的科研队伍,目前正在承担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中的量子精密测量任务(国拨经费6.31亿元)等重大科研项目。
(四)近年来,开展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大科学装置研究,开创零磁科学研究方向。
作为总设计师和首席科学家,主持设计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该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将建设成为世界唯一、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零磁空间”和指标国际领先的科学装置与仪器,将为我国开展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提供极端极弱磁环境和测量手段。依托该设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创零磁医学、零磁生物学、零磁物理学、零磁化学、零磁材料学等零磁科学研究新方向,有望产生一系列原创性的科学新发现,建立零磁科学学科。